奈米碳散熱與電熱技術的發明始末

液冷散熱

5/18/20241 min read

奈米碳散熱與電熱技術的發明始末
奈米碳散熱與電熱技術的發明始末

隨著AI的發展,散熱需求也日益增加。靜態設備如伺服器和電腦桌機可用主動式散熱,而行動裝置如手機、平板和輕薄筆電則因空間、重量和便攜性限制,只能使用被動式散熱。

盧鴻智博士在2010年離開矽光子領域後,進入消費性電子領域,並開始研究散熱問題。石墨烯因其高導電和高導熱性能受到關注,但製作困難且成本高,限制了商業化。盧博士發現,製作過程中的不良品仍具備優秀的熱輻射性能,並將其應用於LED散熱,取得良好效果。2013年,他獲得美國專利US9170015,並發明了奈米碳電熱技術。

在被動式散熱中,熱輻射至關重要。盧博士指出,良好的熱傳導能降低熱源與外殼之間的溫差,提高散熱效率。他展示了一款奈米碳散熱技術的被動式液冷散熱器,利用導熱液最大化熱交換效率,並通過蜂巢結構和奈米碳散熱膜提升熱輻射效能。

為比較不同奈米碳材料的熱輻射能力,盧博士將純鋁板鍍上石墨烯、奈米碳球、奈米碳管和類鑽碳等材料,並進行統一測試。結果顯示,盧博士的奈米碳混料表現最佳,證明其在實際使用中的優秀性能。

儘管科技發展與生態環保相悖,盧博士仍堅持在生態友好的科技與藝術領域做出貢獻。他認為,地球若毀滅,再尖端的科技也無用,因此他無私奉獻,致力於公益創造。 (原文出處: 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35/7791577